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歙医温度 |一面来自千里之外的锦旗

发布时间:2022-10-27 作者:歙县人民医院 发布机构:歙县人民医院

      “吴主任,钱护士长,十分感谢你们大家这几日对我父亲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使我父亲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特别是吴主任您的专业知识素养、对患者的精心治疗以及设身处地为病人和家属着想的人文关怀精神,让我们很是佩服和感动,我们家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太原,现唯有锦旗一面聊表心意”。近日,在重症医学科冰冷的铁门外再次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原来是重症医学科9床宋大爷的儿子儿媳特意来答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您太客气了,感谢你们的认可,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仲东谦逊地答道。

      近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了一位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该患者系山西省太原市游客宋某,今年退休后在国庆假期期间随旅游团来徽州旅游,不慎遭遇车祸,当时情况危急,子女又不在身边,经交警送往我院创伤中心进行救治,诊断为“颅内出血、颅骨骨折”,急诊行颅脑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

      宋大爷入科时神志昏迷,生命体征很不稳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自主呼吸微弱,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输血、补液、优化血流动力学”等积极抢救措施后,生命体征逐步趋于稳定,电话告知家属病情,表示正从千里之外的山西省太原市赶往我县。

      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评估离不开影像学检查,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颅内术后情况很有必要。因患者自主呼吸非常微弱,吴仲东主任认真评估病情之后决定必须要全程人工气囊辅助呼吸,为规避途中风险和意外,吴主任主动提出护送患者去CT室检查。“颅内情况相对稳定,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头颅CT检查结果出来后,家属及医护人员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患者意识尚未恢复,肺部还出现了感染灶,颅内创伤灶周围水肿明显,病情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汪宏军和吴仲东两位主任与主治医师沈涛、汪洋和年轻医师王凡积极商讨下一步治疗方案,最终拟定以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营养脑神经、肠内营养及加强吸痰、排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密监测为主的诊疗方案执行。2022年10月9日下午患者意识渐渐改善,有呼唤睁眼、遵部分指令动作,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生命体征稳定,成功脱机。考虑到患者子女也是高学历医生,在山西太原某三甲医院上班,后期康复治疗照顾更为方便,经科室医护团队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反复商讨之后,决定10月11日转回山西太原继续后期治疗,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自2005年组建科室以来,经历了17年的发展历程,从开科时仅有的4张病床逐渐扩张到现在的23张病床,医护团队成员从最初的不足10人扩充到现在的近50人,现拥有一批朝气蓬勃、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受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多种先进的医疗救治技术,包括呼吸机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和各种先进抢救仪器的应用,以及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深静脉穿刺等的运用,建立了以重症医学为核心,通过多科协作,集120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救治于一体的完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团队所有成员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对各种危重症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得到更全面的治疗。

素材提供| 重症医学科  汪洋
责编 | 汪琦
审核 | 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