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如何借助与浙大二院合作契机,让更多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救治,如何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推动在医院高质量发展。歙县人民医院党委以百年党史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改善就医环境和有效改善就医体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着眼患者需求,把好事办实
歙县人民医院今年推出多项便民举措:一是全面开展周日门诊。围绕“保健康、保就医、保服务”目标,改善就诊环境,增强就诊体验,拓展服务范围,切实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医院在开设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内科周末门诊的基础上,增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周日门诊,实现周日门诊全覆盖,极大地方便患者就诊。二是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医院整合窗口服务功能,在门诊大厅开设病案调阅复印、医务盖章办理麻醉卡、打印核算报告单、旧卡查密码挂失、办理入院转院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实行柜台式服务,公示服务项目,简化患者及家属办事流程,将患者咨询、医学证明审核盖章、医保咨询、医保审核等业务服务,集中统一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改变了以往患者及家属办理相关手续时,需要在不同窗口及部门进行登记、审核盖章及咨询,导致患者及家属重复性排队及频繁往返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等现象。三是开展智慧医疗。医院开设微信公众号,并在每个楼层及临床、功能科室投放40余台自助机,实现手机上建档,并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和报告打印等功能服务,全面实行“床旁结算”业务,真正实现“零跑腿”,极大地方便患者就诊,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目前微信公众号关注量已近3万人次。四是改善就医体验。医院在名医馆及门诊区域摆放10余盆绿植,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同时,改善就诊者心情,缓解就诊紧张情绪,打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
推进省际合作 把实事办好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质增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这本身就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医院进一步推动省际创新型紧密合作项目开展,开设歙县名医馆专家门诊、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专家门诊“云诊室”,开展学科紧密合作,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自签订协议以来,浙大二院派驻常驻博士团参与专家门诊、教学查房、疑难手术、业务培训等业务,建立专家微信群对各类疑难病例及优质操作进行探讨交流,参与医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至11月底,共开展疑难诊疗123人次、示范教学查房10次、指导疑难手术16例,业务培训16次,完成门诊1019例次,指导完成各类手术86例;举办眼科、内分泌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等十二个学科参与的大型专家义诊活动,受惠群众247人次,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际优质医疗服务。
担负社会责任 把好事办实
“党员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职工要走出单位到社区、乡镇报到,真真切切将服务和健康送到了群众身边,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通过办实事传递开来,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最有效形式。”党委书记胡岳军说。歙县人民医院勇担社会责任,创新服务载体,延伸服务半径,突出亮点特色,切实为老百姓办好事、解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乡镇、僻远山区,开展“庆祝百年党史、服务人民健康”系列健康讲座、健康体检、专家义诊等活动20余场,累计出诊专家100余人,义诊服务近1000人次。眼科团队赴歙县体育馆、全县各学校、乡镇卫生院及社区进行眼健康宣传及普查活动,为近1万名群众开展眼健康筛查;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举办生长发育专业三周年公益活动,免费骨龄检测近千人次,并根据个体发育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的国际护士节及中国医师节,医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系列活动,全院175名医护人员参与献血,献血量达60200毫升。他们是医院党员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
助力乡村振兴,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第七批帮扶队员服务到期返回医院上班,医院又派驻第八批帮扶队员深入革命老区周家村,开展贫困帮扶与乡村振兴工作。帮扶干部入户对接,走访周家村贫困户、低保户、边缘户等弱势群体,动态关注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工作。党委书记胡岳军及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路4次到村考察,实地进行茶产业调研及村集体建设情况,2021年9月认领周家村道路拓宽项目资金2万元,2021年4月资助周家村茶园坪开园节活动2万元。提供信用户住院免交押金、享受体检减免等惠民政策。
党员挺身而出,把实事办好
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放弃春节假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全院170余名党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对所辖片区实现封闭式管理。3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院内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在完成6例确诊患者的救助任务后,医院继续派驻援鄂医护人员8名、援助北京1名、市定点医院2名,参与疫情防控,实现“治疗零差错、患者零死亡、就诊零投诉、医患零感染”的目标。全院174名党员共捐款43606元,表达了共产党员对防疫工作的支持与关心。
医院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赴体育馆、城关医院等28个接种点开展疫苗保障工作,本院接种疫苗671509剂次,全面完成接种任务,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步医院将开设便民门诊,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在门诊、体检中心、影像科等关键卡点增加就诊引导人员,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让不会使用手机就诊的老年人能很放心地走进医院就诊,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人文的医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劲峰说。
站在新的百年奋斗新征程上,全院医务人员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着“看病不出县、看病来歙县”的美好愿景实干奋斗,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