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健康指南

歙医科普 | 超高温来袭,需警惕“热射病”

发布时间:2023-07-24 作者:歙县人民医院 发布机构:歙县人民医院

    今年7月11日入伏,三伏天总共40天,属于超长版三伏天,因此我们要提前注意防暑。由于今年夏至日属于“庚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会比较早。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头伏时间:

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时间:

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未伏时间: 

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在夏季高温下,很容易引发一些高温疾病,最常见的是由高温导致的疾病:中暑。此外,在众多高温疾病中,有一种疾病叫热射病。到底热射病是什么病?如何做好预防?

中暑的定义及病因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①产热增加:体力劳动、运动、发热、甲亢等。

     ②散热障碍:穿不透气的衣服、汗腺功能障碍。

     ③热适应能力下降:如营养不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久病卧床者、老年人、孕产妇。

重症中暑的分型及主要表现  

⑴热痉挛

    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性、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
                                                                               ⑵热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血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可出现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和肝功能异常。
                                                                              ⑶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体温温度可达41℃,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病人可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木僵甚至昏迷。

    热射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为什么会得热射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现场应该如何处理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发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1、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2、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时;

    3、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4、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5、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如何预防热射病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歙医温馨提示

    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是集教学、临床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科室,配备多参数病人监护仪、除颤仪、全自动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便携心电机、自动心肺复苏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能熟练完成各种急危重症的院前院内急救处置、分诊、转诊工作;承担院前急救工作,为黄山市“120”歙县急救分中心,每年接诊处置急诊重症患者3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均超过95%;同时作为我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具体实施科室,具备一系列标准化就诊流程,能在最短时间内识别疾病,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致死、致残风险,有力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联系方式:
   急诊科医生办公室:0559-6530745
  
 急诊科护士站:0559-6530740

素材 | 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 | 方进

审核 | 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