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健康指南

歙医科普 | 世界高血压日,请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发布时间:2023-05-23 作者:歙县人民医院 发布机构:歙县人民医院

    2023年5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高血压日,本次活动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01需重点关注的数据

    在高血压标准的制定上,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有着微小的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一直都是140/90毫米汞柱,若要细分也可以分成以下5类(供参考)。

理想血压:<120/80毫米汞柱

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毫米汞柱

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90~99毫米汞柱

高血压2级(中度):160~179/100~109毫米汞柱

高血压3级(重度):≥180/110毫米汞柱

02哪些人群属于高血压人群?

    约20%~30%的高血压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时,子女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高。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加重,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越高。

    高钠饮食人群会导致血压升高。

    缺乏运动、超重肥胖的人群。当体重过重,身体活动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心脏就需要输送更多的血液。体重越重,心输出量就越大,血压也就越高。

    吸烟及过量饮酒的人群。吸烟、酗酒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可以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还会降低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心理情绪也是影响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有焦虑、担忧、压力、愤怒、恐慌等紧张情绪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升高。
                                                       03预防高血压的6个措施
    在临床上,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我国,95%左右的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生与遗传、年龄、精神压力、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高血压。
★坚持运动  运动是良药,经常、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步走、游泳、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和家务劳动等。
★限制食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身体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少吃咸菜等食物。
★少吃高油和高糖的食物  能量过剩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要限量使用烹调油,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快餐  快餐浓油赤酱,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尽量在家中就餐,有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收缩,损害血管内皮组织,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酒精亦如此。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乙醇入血可以作用于神经中枢,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保证睡眠  长期失眠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率和血压异常升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并保持良好心态。
                                                      04遵医嘱用药宜早不宜迟
    降压药通常分为5大类,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
    因为每种降压药的剂量和规格都有所不同,而且每个人的血压情况也有所差异,所以服用降压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降压药没有成瘾性,需要长期服用。如果单一用药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联合用药。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咨询医生,不可私自改变剂量,更不能随便换药和停药。
                                                              05歙医温馨提示
    歙县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二甲综合性医院,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歙县分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黄山市“120”歙县急救分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县级医院第一方阵。
    医院秉持“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理念,不断推进“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项目,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胸痛中心:
0559-6530740(急诊科分诊)
卒中中心:
0559-6530740(急诊科分诊)
创伤中心:
0559-6530740(急诊科分诊)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0559-6530213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0559-6530261      
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
责编 | 方进
审核 | 吴旭